青春華章丨水脈潤青春 華章映江河
□李群
2025“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”網(wǎng)絡主題采訪采風活動首站來到南京。
網(wǎng)絡主題采訪采風活動,為什么會選擇在江蘇?因為,這片同時坐擁大江、大河、大湖、大海的土地,以水為脈串聯(lián)起千年文明,更以水的品格滋養(yǎng)著一代青年的奮斗征程。
長江穿江蘇而過,以“不舍晝夜”的磅礴之勢沖破阻礙,恰如青年在時代浪潮中的闖勁與韌勁。河海大學水利水電學院的學子研發(fā)“圖審事”AI系統(tǒng),用技術(shù)突破為水利工程提質(zhì)增效,這份創(chuàng)新銳氣恰似江水擊石的果敢。采訪團鏡頭下的這些身影,印證了青春奮斗從來不是孤帆遠航,而是如長江匯聚百川成洪流,他們以個體微光凝聚成江蘇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的磅礴力量。
水的奔涌,是青春奮斗的精神鏡像。從河海大學團隊攻克南水北調(diào)泵站運行技術(shù)瓶頸,到三代人接力研發(fā)的節(jié)水灌溉技術(shù)覆蓋全國超十分之一水稻種植區(qū),青春奮斗的底色始終與國家水利事業(yè)的突破同頻。將“實驗室成果”轉(zhuǎn)化為“國之重器”的跨越,正是長江奔涌精神最鮮活的當代詮釋。水的品格與青春的力量在此交融,延續(xù)著“治水興邦”的歷史文脈,奏響了“挺膺擔當”的時代強音。
淮河默默浸潤沃野,太湖靜靜孕育水鄉(xiāng),水的奉獻品格早已融入江蘇青年的血脈。在鹽城宋公堤,青年志愿者操控無人機進行數(shù)字化測繪,讓“海上長城”的歷史記憶在科技賦能中新生;宿遷“河小青”全年開展60余次巡河行動,將“水清岸綠”的愿景化為現(xiàn)實,風雨阻擋不了腳步,勇氣可破萬難險阻,他們用堅守詮釋青春擔當。
2023年7月6日,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蘇州古城東北隅的平江歷史文化街區(qū)考察調(diào)研。他說:“住在這里很有福氣,古色古香,到處都是古跡、到處都是名勝、到處都是文化。‘百步之內(nèi),必有芳草’,這句話可以用在這里。”
今天的青年,與黨同心,與時代同行,所有奮斗的出發(fā)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人民幸福。此次采訪團來到吳淞江整治工程(昆山段)景觀融合項目一期(金淞田趣園)處。年輕的設計師結(jié)合周邊市民的活動需求,優(yōu)化原土方地形,打造籃球場、草階花園、濱江驛站等活動空間和配套設施;利用水利工程的土方地形,打造豎向豐富的濱江空間,形成觀江平臺等觀景空間。沿著吳淞江整治后的親水平臺漫步,清風裹挾著水汽撲面而來,帶著花草的芳香,瞬間驅(qū)散了燥熱。“百步之內(nèi),必有芳草”,蘇州的“福氣”,正是青年們用“有心”“細心”“創(chuàng)新”一點點累積。
從長江之濱到黃海之畔,青年與水相伴的奮斗故事,正在祖國大地上續(xù)寫新的篇章。他們以水的柔韌面對挑戰(zhàn),以水的堅定追逐夢想,以水的包容擁抱世界,終將在民族復興的壯闊征程中,書寫屬于這一代人的青春華章。當千萬條青春支流匯入時代江河,必將奔涌成不可阻擋的歷史洪流,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,駛向更加遼闊的未來。
詳情請見:https://www.subaonet.com/2025/list/xssp/xssp_yzkp/0925/jk3wRoYk.html
責任編輯:龔逍遙